自遊主義-旅腳行至宜蘭
中時電子報作者林文義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5年12月13日 上午5:50

中國時報【林文義】

不必去想到曾經發生過的,世俗中的波折、微痛或者是近事的悲歡和斟酌請暫且放下,什麼都別想,不需回憶,宜蘭總會療癒你的心事,宜蘭是靜與美,最最純淨的存在。

舉目,太平洋靜靜地,浮著龜山島。

清晰的還是記得我七歲那年,因矽肺亡故的阿公,歌謠般地以吟詠的低柔聲調,像哄孫子早早入睡的腔口,輕輕說著水文過程──

憨孫仔,阿公我跟你講,若咱從台北城搭火車,戚擦、戚擦……台北過去是錫口(松山),錫口有路到內湖,擱行是南港,過去是水返腳(汐止)、五堵、七堵跟八堵;八堵有兩個山洞,左手邊通基隆,右手邊哪去宜蘭啊!火車鑽山洞,擱來就是暖暖四腳亭,瑞芳爬嶺就到九份仔、金瓜石,阿公在那裡挖礦坑,挖沒煤炭,唉,就返回來吃自己啦!

金瓜石啊金仔山,日本時代都被日本會社挖得空空空,只有留下黑土炭給咱台灣人……火車鑽山洞一坑又一坑,三貂嶺、貢寮村,哦,看到廣闊的太平洋;汝要斟酌看,有一隻大龜住在海中央,叫做龜山島。龜山島上有神明,庇祐做田人,四季種作好收成大賺錢;庇祐討海人,捉大魚,返來起大厝……。

遙看故鄉之島

五十年後,有幸和宜蘭作家朋友終於登臨龜山島,感覺這直距台灣本土的離島十公里的離島,對曾行旅數十異國的我,比最遠的天崖海角還要遙遠。竟然得以留宿一夜,毫無光害地仰看滿天亮麗的星群,回望對岸頭城的燈火稀微,移動的是最後一班北迴鐵路列車的光點迷離……彼時,最適宜回憶或思念昔事故人。

面積:二點八五平方公里。

最高處:海拔四○一公尺。

一九七七年後,原住島民因軍事管制理由被迫遷居到對岸的頭城鎮大溪里,約六百多人……陌生的新居必得學習重新辨識以求安住,窗外遙看故鄉之島,鄉愁想必多少哀傷。

龜尾已成廢墟的學校,臨一小湖,草葉雜花,白瓷色觀音慈悲俯照水影,悄靜無聲。

盧家公館,大正建築的西式洋樓依然氣宇非凡,侯門似海地在環繞的圍牆後頭,蒼鬱繁茂的庭園花樹,想見世襲的典雅修為,遙想前方一灣河道昔時通海,船貨可直卸交易,營商殷實,亦可樓台俯看這開蘭第一城的興衰幾許。

全然放空心情

作家李榮春在夜來人稀屋靜的頭城老街,以修理自行車為業,精神與心靈寄託在不斷嘔心瀝血的文學書寫之中。遺憾的是逝世多年,人們才彷彿依稀知道:宜蘭有這麼一位平生文學唯念的文學作家……如今的頭城鎮史館亦設置「李榮春文學館」之所;試問:幾人靜心閱讀李榮春先生遺著?他,還是如此孤寂。

寧謐的、悄靜的頭城,你抵達看見什麼?

看得見,看不見都好,抵達宜蘭就好。

旅行的定義:帶著全然的放空心情,陌生或熟稔都合宜,異與同的感受,隨人任意吧。

直覺的是:溫泉。這是礁溪的象徵。

省道南行,空心菜以及三星蔥的攤商……。

新一代讀者若翻閱黃春明小說《莎喲娜啦.再見》,赫然地發現此地曾是風月悲歡的溫柔鄉,老一代讀者感同身受地想到是另一個北投溫泉的復刻……寫實有時很殘忍,雖說小說不無虛幻,往往寫出文學,留下的是歷史。

最純淨的存在

文學有時比歷史還要真實……。

歲月如溫泉,從最純淨的泉眼湧出,經過人塵的洗滌,帶著油脂、汗垢流過無情的時間。泡浸在溫泉暖熱的氛圍中,應該也是個人最沉靜的當下,你想到什麼?人生、榮辱、成敗……或者內在輕微的絞痛、糾葛?

只是溫泉濯足,那一刻,你,想到自我。

五號高速公路橫越整片蘭陽平原……。

多雨濛霧,或許清冷的季節,你在筆直、謹慎的行車前馳之時,看見什麼?想到什麼?其實最合宜的方式是非著意的看見什麼就是什麼,前方微雨,雲低灰銀的隱約之間,田野、溪流、房屋、遠山,以及大海……單純的收入靜睨的視野裡,自然成為內心最美麗的風景。這樣就不必去想到曾經發生過的,世俗中的波折、微痛或者是近事的悲歡和斟酌請暫且放下,什麼都別想,不需回憶,宜蘭總會療癒你的心事,宜蘭是靜與美,最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ne5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